1.alc板材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容易損壞。解決方法:盡量減少搬運次數,小心搬運,使用吊帶吊裝安裝。
2.維修部位容易脫落。解決方法:控制混凝土結構尺寸;切割前檢查現場實際尺寸,縮小縫隙;根據溫度等情況,使用修補材料,并添加108膠或其他外加劑。
3.涂漆后不久,接頭處出現輕微的垂直裂縫。解決方法:接頭處的裂紋多為垂直裂紋。主要原因是填充墻是剛性結構,不能隨混凝土結構變形。另一方面,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與加氣混凝土結構的線性膨脹系數溫度不同,在溫度變化時會出現變形差異。對于已建成的工程來說,減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溫差變形是不現實的。建議在alc板材與混凝土結構之間做一道寬約5~6cm、深2cm的垂直縫,用發(fā)泡劑填充,然后在膩子和涂料涂刷前加兩層防裂網布。實際效果良好。同時建議裝修時在此處做豎槽縫、變形縫,與地磚縫、頂棚縫保持相同,以減少裂縫的可能性。
4.抹灰層易空鼓。解決方法:用強度不低于32.5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抹面;水泥砂漿配合比為1:3;清水、中砂、含泥量不應大于3%,使用前應進行篩分。抹灰程序為:表面清理→噴EC處理劑一道→底灰一道→噴抗裂劑一道→中層底粗灰。
抹灰應分層進行,底層抹灰層厚度約10mm(以埋地鋼絲為準)。下一層厚度為8-10mm,只能在一側施工,一側施工由另一側支撐牢固,不允許出現輕質墻體不平整現象。另一側抹灰應在48小時后進行,并及時養(yǎng)護。
5.防撞性能低。解決方法:在叉車和其他車輛經常進出的入口兩側設置防撞柱。
6.為便于門窗安裝,門窗洞口尺寸一般通過在門窗框兩側各加20-25mm來預留,從而使門窗框與alc板材之間產生間隙??p隙處理通常是先用巖棉填充,然后在表面涂膠,受密封膠本身質量和后期使用過程中人為損壞的影響,造成外觀成效較差,增加了維修難度。對于這個問題,建議裝修單位在門窗框四周增加100mm左右的硅酸鈣板條寬度,這樣既能達到防火墻的防火要求,又能大大減少維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