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裝古書是一個概念,線裝舊書又是一個概念。線裝舊書雖然還保留著線裝的裝訂做法,讓人們一眼就看到了“線",但里面的印刷技法卻“偷換概念"了———使用的是鉛字排印而非傳統(tǒng)的木板雕刻?;加芯€裝書崇拜癥的藏書人,一見到線裝書,彈睛落眼,心中不覺一喜。待打開書一看,頓時喪氣———“咳,不是板的,是鉛字的,沒勁,不要。"有些個內(nèi)容很妙趣橫生的書,雖然用的是線裝法,甚至外面加了函套,古色生香,只是因為里頁是鉛排的,便遭冷落。如趙汝南的《指南》、夏仁虎的《枝巢四述》、白文貴的《蕉窗話扇》,我都是花了很少的價錢得自舊書店和會。倒覺得別人盡管使勁地去計較什么板不板的,線裝鉛排,自愛之,自買之藏之。黃遵憲的《人境廬詩草》,一函四冊,藍色布函套,日本鉛字排印,日式線裝本風格,由黃遵憲生前編定, 其后由梁啟超復(fù)校署題,宣統(tǒng)三年(1911年)刊行于日本。楊義著《中國新文學(xué)圖志》開篇即《“詩界革命"與梁啟超、黃遵憲》,有意將新文學(xué)啟蒙階段的之榮譽安到二位頭頂。于此說來,《人境廬詩草》何等要緊之書,卻“零落成泥碾作塵",長期擱置書架,本人僅以50元代價購藏,鉆的就是線裝而鉛排的空兒。線裝本的優(yōu)處,不單單是“字大如錢",不損目力,而且閱讀時攤得開,張合自如,不像平裝書精裝書那樣較勁兒,有時鎮(zhèn)尺都鎮(zhèn)不住。線裝書可崇拜,不可迷信,線裝平裝,好中擇優(yōu),兼收并蓄,不薄今不厚古,最是收書上策。(謝其章)
宋版線裝書回收 宋版書收購
產(chǎn)品二維碼參 考 價: | 面議 |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(wǎng)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(guān)。